<samp id="u6mgo"><tr id="u6mgo"></tr></samp>
  • <div id="u6mgo"><li id="u6mgo"></li></div>
    • 南方網

    • 南方日報

    • 南方都市報

    • 南方雜志

    • 南方日報出版社

    連州陸河封開龍川豐順揭西……15個縣出招消??!

    2023-11-10 11:52 來源:南方農村報 段鳳桂

      “常住人口平均34萬,GDP平均12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均7億元,森林覆蓋率平均75%”。

      一組數據可以勾勒出廣東15個消薄類縣(市)的基本畫像。它們分別是始興、新豐、和平、龍川、連平、大埔、豐順、陸河、封開、連州、陽山、連山、連南、揭西、郁南。

      對于這些人口小縣、經濟弱縣、生態大縣而言,如何搶抓“百千萬工程”實施這一重大機遇,發揮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比較優勢,走出一條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道路,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各地的解題思路不盡相同,但目標只有一個——下功夫補短板、鍛長板,在新一輪發展中加快趕上、力爭上游。其中,陸河和連州率先取得全省“百千萬工程”消薄類典型縣席位。

      壯縣域經濟筋骨

      縱觀15個消薄類縣(市),縣域經濟體量小無疑是當前最大的一塊短板。擁有全省18%的土地面積、4%的人口,僅創造了1.5%的GDP和0.8%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022年,消薄類縣(市)的GDP均值僅128億元,不及全省57個縣域均值的一半。其中連山、連南、新豐3地的GDP低于100億元;連平、大埔、始興、陸河、豐順、和平、郁南、陽山介于100億元至150億元之間;封開、龍川、連州處于150億元至200億元之間;揭西則是GDP總量超過200億元的“獨苗”。

      “消縣域經濟的薄”也成了各地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務。

      地處兩廣之交的封開,是“西江走廊”經濟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消薄類縣(市)中,封開經濟基礎較好,2022年GDP為170億元,位列第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高達26.22億元,位居第1。

      “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封開立足實際,提出了“奮力打造全省山區高質量發展示范縣”的目標。

      爭當示范,封開的底氣何來,著力點在哪?答案在建材。作為大灣區綠色建材產業的重要基地,封開礦產資源富集,已探明礦產33種,礦區102處,花崗巖、石灰石、銅鉬、黃金等礦產儲量豐富,資源稟賦優勢明顯。

    封開縣大排礦建材項目(肇慶市“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封開縣大排礦建材項目(肇慶市“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依托現有礦產資源和西江“黃金水道”,封開成功引進了華潤、海螺、中能建等一批大型企業,培育出了綠色建材這一主導產業。據統計,去年封開該產業實現總產值65億元。

      驅車行駛在封開境內,時不時就能看到,崇山峻嶺之間,一條條架在空中的傳送帶像血管一樣,源源不斷將礦產或水泥輸送至各建材生產基地或貨運碼頭。

    封開縣長崗鎮華潤水泥碼頭(肇慶市“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封開縣長崗鎮華潤水泥碼頭(肇慶市“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為推動綠色建材產業進一步集聚成勢,做大做強縣域經濟,今年以來,封開大力推進大灣區綠色建材產業園建設,首期規劃用地約1.5萬畝,規劃布局傳統綠色建材產業、新型綠色建材產業、臨港物流產業等5個組團,已建成面積約0.3萬畝,計劃投資24億元的疏港大道等5個基礎設施正在有序推進。

      同時,封開還成立了以縣委主要領導為產業鏈招商鏈主的綠色建材產業工作專班,通過縣、鎮、村協同聯動推進全員招商,持續強龍頭、建鏈條、聚集群,預計今年建材產業年產值可達80億元,5年內達到150億元。正如該縣主要領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要把礦產資源用好用到極致,把建材產業打造成強縣的核心支柱?!?/p>

      地處粵東山區的陸河,是廣東省首批“百千萬工程”消薄類典型縣。

      作為典型縣,陸河勝在潛力:GDP增速連續三年跑贏全??;過去5年,陸河的固定資產投資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工業投資則連續2年保持超高速增長,分別為90.7%、122.7%。

    陸河是廣東省首批“百千萬工程”消薄類典型縣。

    陸河是廣東省首批“百千萬工程”消薄類典型縣

      從產業基礎來看,陸河縣域經濟的主要載體——陸河高新區現有入駐企業95家,累計產值約600億元,創稅約8億元,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為主導的產業發展體系。

      今年以來,陸河積極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落地項目16個,投資額超42億元,重點以比亞迪為“鏈主”引進震雄、固德等一批總投資超10億元項目落地。在這些大項目的拉動下,前三季度,陸河經濟運行良好,GDP同比增長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1%。

      粵北的龍川,地處東江和韓江上游,是消薄類縣(市)中常住人口最多的縣域。今年以來,龍川聚焦電子信息、建筑工業、應急與節能、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4+1”主導產業,牢固樹立“企業為尊、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以更優服務助推項目建設的提速、提質,持續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秋時節,走進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建筑工地塔吊長臂揮舞,施工車輛往來穿梭,一批重大項目加緊建設;生產車間機器轟鳴,眾多企業開足馬力趕制訂單……

    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龍川縣“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龍川縣“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工業園區是龍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數據顯示: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現有投產企業107家、在建6家、籌建15家,其中上規4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4家,合同投資總額近300億元,主導產業企業107家,產業集聚率達84%。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產值79.32億元,同比增長25.6%。

      為做大做強縣域經濟,龍川還創新搭建“雙向飛地”模式平臺,在深圳寶安區建設“反向飛地”龍寶科創中心,同時按工業上樓的規劃思路,在龍川高鐵新城建設超1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為寶安轉移企業提供拎包入駐服務,共同搭建兩地探索產業轉移、產業共建的重要展示窗口和交流、承接平臺,產業協同發展進入新階段。

      消承載能力之薄

      縣城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這個載體,既是基礎設施載體,也是產業發展載體,還是環境改善載體,歸根到底是群眾生產、生活的載體。

      總體而言,消薄類縣(市)中不少縣城的市政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供給不足、質量不高,與城鄉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從最直觀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來看,消薄類縣(市)的平均值是43%,遠低于全國的65%和全省的74%。15個縣(市)中僅有豐順、陸河、新豐超過50%;和平、連平、揭西均低于40%。

      縣域內住院率是反映縣域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的重要指標。根據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事務中心發布的《2022年廣東省縣域內住院率分析》顯示,全省57個縣(市)縣域內住院率為85%,有1/3的消薄類縣(市)低于這一水平。

      從每千人擁有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的情況來看,15個消薄類縣(市)中,有8個縣域該項指標低于全省4.8張床位的水平,其中連南不足4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些縣域的醫療資源供給能力和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存在短板。

      高質量發展,民生福祉為大。為提升縣城承載能力,陸河著力解決“救治在路上”“擁堵在路上”“求學在路上”等民生難題。抓住省人民醫院幫扶契機,陸河在汕尾市率先建成國家級卒中中心、省級胸痛中心,目前心腦病患大部分能在本地及時診療。今年該縣中醫院正式啟用,年底將投用縣精神???、傳染病兩個醫院,在保障“大病不出縣”的同時,把握省衛健委對口支援契機,謀劃打造區域醫療中心,輻射周邊縣市。

      今年以來,陸河啟動道路攻堅行動,進一步拉開縣城骨架,打通了建縣以來想打通而沒有打通的陸河大道北段一期,建設路豐田段等“卡脖子”路段,年底前將貫通陸河大道北段二期,有效緩解群眾出行難題。同時,投入8個億啟動教育補短工程,預計將為全縣新增8000多個學位。

    陸河縣著力提升縣城承載能力(陸河縣“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陸河縣著力提升縣城承載能力(陸河縣“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同為省“百千萬工程”消薄類典型縣的連州也專注擦亮高質量發展的“民生底色”,惠澤廣大群眾。近年來,連州開啟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成立醫療總院統一管理19個成員單位,以信息化助推醫共體資源共享、業務聯動發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切實解決百姓看病遠、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連州縣城全景(連州市“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曾亮超攝)

    連州縣城全景(連州市“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曾亮超攝)

      經過幾年探索,山區醫共體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連州經驗。近3年縣域平均住院率達93.7%,居全省前列,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每千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高達6.55張,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連州市醫療總院宣傳語(連州市“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曾亮超攝)

    連州市醫療總院宣傳語(連州市“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曾亮超攝)

      醫共體守護群眾生命健康,教育提質增效培育棟梁人才。去年,連州啟動城西城北新區開發教育配套工程,完成16所鄉鎮學校(幼兒園)的修繕改造,新增優質學位1530個。

      對于豐順縣外出的游子和鄉賢而言,“老家縣城正在背著我偷偷發展”這句話十分契合他們每一次回鄉時的心境。

    豐順縣城配套設施逐步完善(豐順縣“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豐順縣城配套設施逐步完善(豐順縣“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豐順縣常住人口約50萬,城鎮化率接近55%,在消薄類縣(市)中位居首位。近年來,豐順深入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其中首要任務就是城市提質擴容,增加高水平公共服務供給,打造獨具客潮風韻、功能完善的品質縣城。

      如今,俯瞰豐順縣城區,總投資20多億元的縣城老城區片區改造、榕江北河兩岸親水公園建設及水環境綜合治理和206、235國道穿城段綜合提升等一批城市提質擴容項目初顯成效,堅真文體中心加快建設,城市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綜合承載力全面提升。

    豐順縣城俯瞰圖(豐順縣“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豐順縣城俯瞰圖(豐順縣“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做好“土特產”文章

      今年10月,省委書記黃坤明在清遠“三連一陽”地區開展專題調研時強調,要著力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緊密對接灣區大市場做好“土特產”文章,加快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孵化更多百億元級、千億元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對于消薄類縣(市)而言,農業產業規模小、鏈條短是急需消除的短板和薄弱環節,也是其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的潛力板。

      每天清晨,河源市和平縣貝墩鎮的腐竹生產車間里熱氣騰騰,工人們戴著口罩忙碌在生產崗位上,歷經選豆、脫殼、洗豆、浸豆、打漿等十幾道工序,一粒粒金黃飽滿的黃豆在特色工藝加持下,成為厚實、鮮甜且富有韌勁的可口腐竹。其中部分會送到廣州、深圳等城市的大型商超,部分會走出國門,抵達東南亞消費者的餐桌。

      對于和平而言,腐竹生產是延續了六百多年的傳統行當。一直以來,當地都有不少村民在家里支起數口鐵鍋制作腐竹售賣。但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模式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產能不足、缺少品牌、難以走出去等。

    和平腐竹

    和平腐竹

      近年來,和平縣聚焦產業興旺目標,扎實推進產業興縣行動,以建設腐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瞄準二產帶一產促三產,初步形成了大豆種植、腐竹精深加工、貿易流通、休閑文化旅游有機融合的發展格局,成功打響了和平腐竹品牌。這一傳統行業因此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截至目前,和平已經成為了廣東最大的腐竹生產基地之一,擁有630條腐竹生產線,有278家從事腐竹加工、銷售的企業和家庭工場,年產腐竹約1.55萬噸,年產值約5.2億元。和平腐竹正從“小特產”逐步長成“大產業”。

    工人正在車間制作腐竹

    工人正在車間制作腐竹

      漫步陸河鄉村,隨處可見青梅掛滿枝頭。作為中國青梅之鄉,陸河縣的青梅種植歷史悠久,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近年來,陸河立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通過提高生態產品品質、提高產業競爭能力、精準打造生態景區等方式,充分挖掘陸河青梅產業發展、生態旅游內在潛力,實施“青梅+旅游”特色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助力陸河實現高質量發展。

    陸河是中國青梅之鄉

    陸河是中國青梅之鄉

      坐落在陸河縣水唇鎮螺洞村的“世外梅園景區”種有青梅上萬畝,是粵東地區最大的連片梅園。每逢大寒前后,上萬畝梅花爭妍怒放,清香飄遠,大為壯觀,各地游客紛至沓來,最高峰時全村一年接待游客超2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350萬元。

      這是陸河縣強化一產“接二連三”,做好“農頭工尾”文章的縮影。近年來,陸河以打造青梅、油柑、茶葉、沉香等鄉村特色產業為支撐,延伸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探索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引導村民以土地、資金、技術等要素折算入股,創建了青梅、油柑、茶葉等3個省、市級產業園,培育了一批叫得響、賣得好的優質農產品品牌。

      產業鏈的升級和完善,也大大帶動了當地農民的種植熱情。截至目前,陸河全縣青梅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年產量約2萬噸,綜合產值約10億元,初步形成了青梅種植、加工收儲、科技創新、物流集散、電商銷售、休閑旅游于一體的青梅產業鏈。陸河青梅已然成為了致富果。

      清遠連州圍繞“長壽水、富硒米、香臘味、甜菜心、水晶梨”五大農業產業,不斷做好優質“土特產”文章,以此狠抓“百千萬工程”的貫徹落實。

    連州菜心(連州市“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黃津攝)

    連州菜心(連州市“百千萬”指揮辦供圖 黃津攝)

      去年以來,連州把打造連州菜心百億產業作為大事來抓,將連州菜心產業發展納入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重點推動項目,積極推動產區與銷區“雙區”建設;構建“基地+公司”經營模式,開拓銷區市場,建立良性的連州菜心主產地和主銷區合作對接機制;以市委書記和市長的名義發出品鑒連州菜心的邀請,大大提高了連州菜心品牌度、名譽度。

      品牌打響了,成效顯而易見。2022年,連州菜心種植面積擴至8萬畝,產值12億元,帶動常住人口人均增收1600元,有效推動了產業振興、農民致富和地方發展。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15個消薄類縣(市)以奮斗姿態搶時間、搶機遇,全力以赴補齊短板、消除弱項,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展望未來,典型縣將如何出招破局?誰將率先成功消???讓我們拭目以待!

      【策劃】嚴亮 洪繼宇 王偉正

      【記者】段鳳桂

    編輯:陳海敏   責任編輯:李婷  
    回到首頁 南方網二維碼 回到頂部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簡介- 網站簡介- 廣告服務- 招標投標- 物資采購- 聯系我們- 法律聲明- 友情鏈接

    本網站由南方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廣東南方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制作維護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備案號:粵B-20050235

    偷自拍视频区综合视频区,偷拍一区二区,偷拍区另类综合图片小说,偷拍福利视频,偷窥自拍欧美色图
    <samp id="u6mgo"><tr id="u6mgo"></tr></samp>
  • <div id="u6mgo"><li id="u6mgo"></li></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