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男子用AI“復活”已故父親安慰91歲奶奶的視頻,感動了無數人。遼寧撫順一男子發布一則視頻,記錄了其父親因病去世后,擔心奶奶受刺激沒告知,但老人太過于思念,該男子便想出了用AI換臉“復活”父親,以此寬慰奶奶的過程。
當下,利用AI復活“逝者”在技術層面上已經不存在問題,類似的報道近年來也已屢見不鮮。從“復活”女兒到“復活”奶奶,再到“復活”父親,實現人的虛擬“再現”,一時之間變成了緬懷逝者、寄托哀思的全新方式。某種程度上,通過AI“復活”已故親人,確會帶來心理溫暖和慰藉,只是感動之余仍有許多現實問題需要面對、值得深思。
圖源:視覺中國
生成式AI技術的發展,不僅讓生者與逝者“溝通互動”“再見一面”成為現實,還成為一門市場前景廣闊的產業。2023年,我國生成式AI市場規模已達14.4萬億元。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只需要52.1元,就能還原逝去親人的容貌并和ta聊天”?;c錢就能重新“見到”已逝親人,這對需求者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對商家而言提供了盈利機會。但消費者可能會遇到不確定性風險。此前,人臉識別、深度合成等技術就被不法分子利用實施詐騙。
一直以來,AI“復活”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有觀點認為,用AI“復活”已故親人,打破了真實和虛擬的邊界,延伸了人們與逝者聯系或交流的方式,這也是科技讓生活變得更好的一種價值詮釋。但也有觀點認為,這樣的做法有違倫理而且沒有意義,畢竟人沒了就是沒了,“自欺欺人”反倒更難走出失去親人的痛苦。尤其是對那些不能夠辨別真假的未成年人或者老年人來說,長此以往會不會產生依賴感甚至沉迷其中?還有人質疑,用逝者生前影像樣本克隆出來的“親人”,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人嗎?再高級的人工智能說到底也是虛擬的。
科技是把雙刃劍,如何控制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尚待考量。目前,已有不同類型的技術可將去世親人重現在生者面前,比如實體的仿真機器人或通過AI、VR等虛擬技術造出數字人。相對于新技術的超前性,相關的立法總是會“慢半拍”。誰有權采用AI技術“復活”逝者?產生的數據屬于何種權益?是否任何人都可以被“數據復活”?這些現實問題當前尚無專門法律法規予以規制,也沒有有關部門發布資質牌照。此外,雖然已故人士不再具備隱私權,但逝者的近親屬仍需保護死者的隱私權益和肖像權益。同時,制作方在利用AI技術數字“復活”逝者后,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這些都需要盡快梳理厘清。
誠然,科技進步讓生者與“逝者”交流成為現實。但無論如何,人死不能復生。對于用人工智能“復活”親人這件事,我們都應保持科學、理性、謹慎的態度,分清虛擬和現實,守住法律、倫理的邊界,用之有度。同時,相關的立法工作也要盡快提上議事日程,及時跟進、快步趕上。人工智能在法治軌道內安全運行,人類的價值和尊嚴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撰文 尹貴龍